“咖啡哲学”的荣光

  据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哲学博士、法国哲学家福柯和保罗·利科的学生高宣扬教授介绍,在咖啡馆讨论哲学是法国由来已久的传统。从启蒙运动到法国大革命前夕,政治家、哲学家经常在沙龙讨论哲学和政治,已成为一种经验和习惯。当年罗伯斯·庇尔与马拉们聚会的塞纳河左岸的老咖啡店,一直保留至今天。

  1850年以后,以波德莱尔为代表的现代派作家,在沙龙中讨论哲学、文学、政治,“哲学咖啡”掀起了新高潮。波德莱尔的《1846年的沙龙》等著作即以沙龙为主题,记录了作家和哲学家们一边在沙龙里讨论问题,一边喝咖啡的情形。

  高宣扬教授认为,后现代主义就是现代主义的开端,现代主义的产生即意味着后现代主义的开始。进入到新的现代派阶段,咖啡和沙龙一直没有中断过。

  二战后,“哲学咖啡馆”进入了新的阶段,在萨特、阿隆、加缪、梅洛·庞蒂等人的推动下延续着它过往的光荣历史。法国当代学术的重要人物们在这里聚会,讨论编辑与写作,以及对社会事务的“介入”。

  在古老的圣日耳曼教堂周围,历史悠久的“弗洛咖啡馆”(cafedeFiore,也称“花神咖啡馆”)和隔壁的“德玛格”餐厅(Auy-DeuxMagots)是萨特和波伏娃几乎天天消磨时光的地方,现在咖啡馆的菜单上还印着萨特的语录:“自由之神经由花神之路……”。而附近的“里普啤酒馆”是安德烈·纪德及《法兰西》杂志社撰稿作家们定期见面探讨写作心得的地方。

  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,西方社会迈入消费文化阶段,哲学、音乐、文学再也不为贵族所垄断。从80年代到现在,“哲学咖啡”又重重地打上消费文化和哲学大众化的烙印。

  全民参与的“咖啡哲学”

  如今的法国,“哲学咖啡馆”大行其道。很多街头普通咖啡馆每周开辟专门的时间,聘请一至两位文化名流当主持人,组织咖啡馆客人探讨哲学问题。经常组织哲学讨论的咖啡馆在巴黎有30多家,在法国共有200多家,其中最有名的是巴黎第四区巴士底狱广场的“灯塔咖啡馆”,这里是“法国哲学咖啡馆协会”的总部,定期出版“哲学咖啡馆月刊”,报道各地哲学咖啡馆的活动情况。

  各个哲学咖啡馆都有自己的特色,但活动方式大致相仿。每次参加讨论的咖啡客从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,既有教师和大学生等知识分子,有来自企业的职员和工人,也有刚从菜市场出来的家庭主妇。每次讨论开始之前,主持人首先征求参加者的意见,确定一个讨论题目。题目可大可小,有虚有实,客人们围绕着选定的题目,自由发表看法。讨论到兴致勃勃之处,客人们往往埋头疾书,记下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。

  具体地看,“哲学咖啡馆”的兴旺不仅与消费文化、大众文化的昌隆有关,也与法国的教育方针密切相关。根据法国教育部颁发的大纲,中学课程的设置中,哲学的地位与法语、数学和物理一样,都属于主科。法国中学生升入高中以后,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开始分文科、经济科或者理工科上课。无论选择哪一科,哲学都是必修课,文科学生每周要上7个小时的哲学课,经济科和理科的学生分别要上4个和3个小时的哲学课。每年六月份,法国举行全国中学毕业会考,拿到中学毕业文凭者就可以上大学。按19世纪以来形成的惯例,中学毕业会考的第一门、考生们最重视的考试科目就是哲学。每年会考之前,书店里各类哲学参考书、哲学概念记忆卡片相当热销。1999年法国中学毕业会考的哲学考试包括这样几道题目:“哲学是否可以独立于自然科学?”“人的自由是否受劳动的必要性所局限?”“我们能否说服他人接受一件艺术品是美的?”有了如此正规严谨的教育,普通的法国人也是满腹哲学,形成了“全民讨论哲学”的现象。

  左岸:一个时尚的形容词

  “左岸”最早仅是一个地理区域,指塞纳河左岸圣日耳曼大街、蒙巴纳斯大街和圣米歇尔大街为主的、一个集中了咖啡馆、书店、画廊、美术馆、博物馆的地方。除了一些零星的居民外,左岸还有三所大学:索尔本大学(后更名为巴黎大学文学院)、三语大学(后更名为法兰西大学)、四国学院(后更名为法兰西学院)。当时学院师生必须用拉丁语写作、交谈,,这是左岸最早的区,一个主要由知识分子构成的区域。

  17世纪,路易十四迁居于凡尔赛宫,左岸成了从巴黎去凡尔赛宫的必经之路,获得了飞快发展的黄金时期。达官新贵、社会名流纷纷来此建造公馆,慢慢形成了以文化知识界为主流的中产阶级社区。

  各种书店、出版社、小剧场、美术馆、博物馆等逐渐建立了起来。围绕这种社交氛围的咖啡馆、啤酒馆也应运而生,成了左岸知识文化人士重要的聚会场所。从紧靠赛纳河左岸的圣米歇尔大街开始,文化名人和先贤们光顾和聚会过的咖啡馆、酒吧遍布各个街区。

  300多年来,左岸的咖啡馆里注入了哲学、文学、艺术的精华,“左岸”因此而成为一个文化遗产、一种象征、一个符号,和一个时尚的形容词。(早报记者 陆彦 责任编辑 吉彦波)